4 月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目光再度聚焦。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延续降温态势,4 月 CPI 同比增速为 2.3%,较前值 2.4% 有所回落,且低于市场预期的 2.4%;核心 CPI 同比则维持在 2.8%,与市场预期持平。环比数据上,4 月 CPI 环比 0.2%,前值为 – 0.1%,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0.3%;核心 CPI 环比 0.2%,前值 0.1%,同样不及市场预期的 0.3% 。此外,4 月核心 CPI 季调环比折年率由 3 月的 0.7% 回升至 2.9%,数据背后复杂的结构变化,引发诸多思考。
从环比增速结构分析,各分项表现差异显著。食品通胀环比持续回落,而能源、核心商品与核心服务通胀环比却有所回升。能源通胀环比从 3 月的 – 2.4% 大幅回升至 0.7%,不过这或主要受 3 月低基数影响,其同比增速仍呈持续回落趋势。核心商品价格方面,通胀环比涨幅并不突出,4 月仅较 3 月回升 0.2 个百分点至 0.1%。新车、服装、酒精饮料、烟草等商品的通胀环比均出现放缓,显示出关税对这类商品价格的影响尚未显现。仅有医疗商品通胀环比明显回升,二手车通胀环比虽小幅回升 0.2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核心服务通胀环比虽有回升,但整体仍处于正常水平。4 月美国扣除能源的核心服务分项环比增速由 3 月的 0.1% 回升至 0.3%,与过去一年平均值基本持平。其中,租金通胀保持稳定,4 月主要居住租金环比维持在 0.3%,业主等价租金环比维持在 0.4%,均与 3 月持平。在非租金的核心服务领域,通胀有所回升,医疗服务通胀环比增速与上月持平,交通服务通胀环比较 3 月回升 1.6 个百分点,机票价格与机动车保险通胀环比增速均有回升,这或因 3 月基数相对较低所致。
综合来看,4 月通胀数据中关税的影响并未明显体现。一方面,能源价格的下行对通胀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一季度美国 “抢进口” 带来的库存缓冲,使得企业在库存消耗完之前,能够维持商品价格稳定,延缓了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冲击,短期内通胀压力暂无明显抬升迹象。
展望未来,中美双边关税水平的大幅调降为美国通胀走势增添了新变量。美国将此前对中国加征的 125%“对等关税” 降至 34%,其中 24% 的关税暂停加征 90 天,仅保留 10% 的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未来库存耗尽后美国通胀大幅上升的压力。然而,2025 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幅度仍达 30%,且对其他国家普遍加征 10% 的关税,由此带来的 “滞胀” 风险依旧不容小觑。
在美国就业数据仍具韧性、通胀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目前,美联储仍可采取 “边走边看” 的策略。CME 数据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的降息时点已进一步推迟至 9 月,预计年内将降息 2 次,幅度总计 50BP。但未来随着关税政策的后续演变、通胀数据的波动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美联储的决策是否会随之调整?美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