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5 月 8 日凌晨,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 FOMC 结束了又一次备受瞩目的议息会议,连续第三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 4.25%-4.5% 的区间。在全球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美国国内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的背景下,美联储这一决策背后有何深意?未来降息之路又将如何演绎?
维持利率,强调风险
本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维持对经济动能稳健的判断,认为近几个月劳动力市场稳固,通胀虽仍偏高但整体可控。然而,在决议声明中,美联储着重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的风险已经上升。这一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环境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对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保持高度警惕。自 4 月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以来,美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大,美联储不得不权衡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机与幅度。
鲍威尔解读:经济稳健,影响难测
会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经济形势进行了详细解读。鲍威尔延续了对美国经济稳健(solid)的看法,认为劳工市场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尽管一季度 GDP 出现波动,但这主要是由于抢进口带来的噪音,实际经济状况可能更为乐观,且该数据后续可能会上修。对于通胀,鲍威尔表示目前关税对价格的直接冲击尚未到来,不过短期通胀预期有所上升,好在长期通胀预期仍锚定在美联储 2% 的目标附近。
谈及关税影响,鲍威尔指出,关税对经济冲击的方向是明确的,即会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但冲击的幅度和具体时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巨大挑战。鲍威尔强调,美联储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仅略微紧缩,在当前经济仍维持稳健的情况下,有条件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后再做决定。
利率指引:观望为主,权衡风险
在利率指引方面,鲍威尔明确表示,当不确定性较高时,美联储不急于降息。当前以消费者信心为代表的软数据虽在走弱,但消费者开支等硬数据仍保持韧性,这种软硬数据的脱节是美联储持续观望的原因之一。此外,关税政策及其影响的高度不确定性,也让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鲍威尔还特别提到,针对特朗普政府对降息的施压,美联储的决策不会受到影响,其始终以经济数据和经济前景为决策依据。
然而,当被问及如何权衡失业率风险和通胀风险时,鲍威尔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这表明美联储在面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时,仍在谨慎评估和权衡,尚未形成清晰的决策路径。
市场反应:波澜不惊,静待变局
本次会议由于新增信息有限,市场整体波动不大。截至北京时间凌晨 4:00,相较于会前,市场对 2025 年全年降息预期基本维持在 78bp。2 年期与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先跌后升,最终分别持平于 3.78%、4.28%;美元指数持平于 99.8。美股三大股指分别上涨 0.1%-0.4%,显示出市场对美联储维持利率稳定的决策并未感到意外,且对经济前景仍抱有一定信心。黄金价格则下跌 0.4% 至 3382 美元 / 盎司,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稳定,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并未显著增加。
未来展望:数据主导,关注就业
展望未来,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决策将主要取决于关税谈判结果以及实际经济数据,特别是就业数据。尽管近期美国软数据整体走弱,但硬数据依然稳健,加上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调整上更加谨慎。本次 5 月会议显示,美联储维持观望立场,不急于降息,计划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后再行动。如果就业数据在 6 月会议前明显走弱,同时 4-5 月通胀压力仍可控,那么美联储仍有一定概率在 6 月降息;否则,美联储再次降息的决策可能要推迟到 7 月甚至更晚。
美联储此次按兵不动的决策,是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一种谨慎回应。未来,随着关税政策的演变以及经济数据的更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仍充满变数,市场也将持续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